2007年11月12日星期一

长远的平静与短暂的幸福

这是sha今天给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其实长远的宁静和短暂的幸福其实并不冲突,只是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会让人觉得它们是一个排斥的选择题,sha给我的时候我感觉是这样的。

两者真的并不冲突,幸福本身就应该是宁静的,矛盾的是长远和短暂。

长远和短暂,已经是个人生观的问题了,因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而不同。

对于我来说,长远和短暂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生命的感悟以及经历。

可能在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平庸地生活,人云亦云,或为自己那三斗米而沾沾自喜,或为自己一日三餐而发愁,精神生活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对人生,社会没有独立的思考。老家那边的农民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其实有些时候我会羡慕这种生活状态,他们是很幸福的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很容易满足,因为没有太多的思考而烦恼。吃饱了三餐剩下的就是悠闲的聊天,搓搓麻将,看看电视,没有一丝的精神负担。

这是一种长远的宁静,贯穿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的宁静,这是一种道家期望的宁静。尽管在这种宁静中可能会呈现出“黄发垂髫并怡然乐”的景象,但是毕竟是一种消极的宁静,这种宁静是蒙昧的思想为代价的。

《白鹿原》中有一个情节,鹿黑娃最后向朱先生学习,朱先生的好多弟子在白鹿原上功成名就,唯有鹿黑娃先有了功名在来向朱先生求学的,而他求学的目的很单纯“糊糊涂涂半辈子,下半辈子想活个明白”。学习真正的意义在于此——开启心智,而朱先生也说“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鹿黑娃真正在学习”。

我对自己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或许叫“启蒙”吧。对于我,生命如果仅仅简化为吃饭,长久和短暂是没有区别的。

生命长久的意义我觉得有两点,一是爱,另一个是终极关怀。

爱让我们感受世界的温暖,而终极关怀引导我们思考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追求生命形而上的本源。

从人生的角度说,短暂和长久很可能和时间观念上的是相反的。一个人的生命经历了三十年,但是每天都没有思考地重复昨天的生活,仅仅是时间观念上的三十年。而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可能经历了十年,但是在十年中,他有思考,每天都有新的人生体验。

时间观念上,十年比三十年短暂了很多,但是从我的人生观出发,后一个十年却比前一个三十年长得多!

把这短短的几十年放到几千年的历史时空中,放在浩瀚的宇宙中,那又是什么感受呢?那是一个无限趋近于零的数字,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读史笔记

当今,无疑是欧洲主导世界的潮流,而他们这种主导的地位源自科技的发达,源自300年前开始的科技革命和工业工业革命。

欧洲地处欧亚大陆的最西端,在工业革命之前,与远东的中国和中东历史上诸帝国相比,一直是欧亚大陆落后的地区。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揭开了欧洲现代化的进程的序幕。而同一时刻,原来的发达的中国和中东地区却闭关自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唤醒了欧洲民众的意识,民众的识字率和参政意识是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欧洲民众的觉醒无疑为后来欧洲的扩张提供原动力。

------------
从笔记内容看,应该是在读斯塔夫里阿诺夫的《全球通史》

2007年11月2日星期五

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最大愿望

最近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我想了又想,最后得到的答案都让我大吃一惊——父母百年之后我再离开。

不过回头一想,这个结果符合我的性格